红粱“笑”弯腰 酱香飘四方——遵义红粱集团助力红粱产业高质量发展
2020年9月11日,经市人民政府同意、市国资委批准,由遵义交旅投集团出资的遵义红粱产业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红粱集团”),正式挂牌成立。
这是遵义红粱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。它的成立,标志着遵义红粱产业向规范化、产业化、集团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,开启了遵义红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?
基础?优势
?
红粱,即红高粱,遵义百姓喜称为红粱,寓意红红火火。
红粱是我市特色农产品之一,主要用于酿酒,栽培历史悠久,种植较为普遍。由于其支链淀粉含量高、单宁含量适中、种皮厚、耐蒸煮、出酒率高、抗逆性好等特点,较好地契合了以茅台酒为代表的优质酱香白酒传统工艺的酿造要求,成为不可替代的专用原料。
得益于此,遵义发展红粱产业,有基础、有优势、有希望!
遵义历届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红粱产业发展,经过多年培育,红粱已成为农村产业革命推进的八大重点特色优势产业之一,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,是遵义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核心。
有关数据显示,2020年,全市红粱种植面积132.2万亩,其中完成订单面积112.8万亩,种植面积、订单面积稳居全省第一位,产量35.81万吨,实现总产值28.16亿元。
基于遵义红粱与优质酱香白酒的关系,为确保优质充足的原料供给,遵义市辖区内规模较大的白酒企业都建立有自己的原料基地,实行合同种植,保护价收购,促进农民增收。
以茅台订单收购价为风向标,这些年,遵义红粱收购价一路高歌猛进:有机红粱收购价格从2010年的4元/公斤,提高到2020年9.2元/公斤,收购价格翻番,是外地高粱市场价的2—3倍。
而实践也证明:茅台酒离不开遵义,离开遵义生产不出茅台酒,特别是离开遵义的红缨子系列高粱就产不出高品质的茅台酒。这是遵义红粱“身价高”的价值所在。
因酒而成,因酒而兴。如今,每到红粱收获的季节,黔北大地漫山的红粱涨红了脸,笑弯了腰。小小红粱,兴了产业、富了农民、美了家乡。
?
短板?痛点
顺势而为,乘势而上。这些年,借助以茅台酒为代表的优质酱香白酒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,遵义红粱产业发展势不可挡。
然而,不得不承认,小、散、弱仍是当前红粱产业发展的现状,种子种源流失和科技攻关断层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,各红粱种植县(市、区)相互竞争、争抢订单的现象时有发生,规范科学的收储体系尚未建立……
遵义红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,任重道远!
立足省委、省政府把白酒产业作为全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之一和遵义市委、市政府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的战略部署,2020年,我市成立遵义市红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,建立市领导领衔推进制度,出台有关实施意见,对红粱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、重点任务、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。
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“1234”目标任务(即一品牌:红粱知名品牌;两产区:有机红粱核心产区和绿色红粱重点产区;三体系:红粱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;四平台:遵义红粱集团、红粱原料集散中心、红粱研究平台、红粱产业协会),推动遵义红粱产业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发展、标准化生产、集约化经营、市场化运作,加快实现遵义红粱产业全产业链、全供应链、全价值链、全生态链发展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红粱集团应运而生。它的成立,是我市立足红粱产业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,依托辖区白酒原料市场需求资源优势,推动全市红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一个转型升级的发展新机,来临!
一段昂首阔步的新征程,开启!
?
使命?职责
“红粱集团的成立,不是来与大家争利的,更不是来垄断市场的,而是市场的需要、现实的需要、发展的需要。”2020年8月24日,在全市红粱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上,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胡洪成一语道出了红粱集团的职责与使命所在。
紧紧围绕市场、现实、发展所需,按照组建方案,市委、市政府对红粱集团的要求概括为:创建一个品牌,巩固两个产区,构建三个体系。
具体来说,就是创建遵义红粱知名品牌;巩固仁怀、习水、播州、汇川为核心产区以及桐梓、绥阳、正安、道真、务川、湄潭、凤冈、余庆为主的茅台系列酒及其他酱香酒原料重点产区;构建遵义红粱标准体系、供销体系、质量追溯体系,加快推进遵义红粱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。
一张明晰的红粱集团的发展图景,为今后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红粱集团董事长白航告诉记者,自成立以来,红粱集团始终牢记作为我市白酒产业联结红粱产业的有效纽带,按照“统一基地、统一品种、统一管理、统一仓储、统一销售、统一宣传”的“六统一”运营方式,以“四抓四促”为抓手,引领遵义红粱产业品种、种植、加工、流通、市场、品牌等全链条向规模化、集约化、高端化发展,致力将红粱集团打造成为以发展红粱为主的酒原料知名企业。
——抓基地促供应。通过“龙头企业+基地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的组织模式,以赤水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流域为重点,目前已在全省发展34万亩红粱种植基地,带动约90万名群众增收致富;
——抓订单促销售。与全省酱酒企业积极对接,打通供销两端,目前已和珍酒、劲酒等19家酒企建立合作关系,拿到8万多吨的订单收购合同,并与茅台集团签订有机小麦种植协议,在正安开展1500亩的有机小麦种植试点工作,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茅台酒订单种植有机小麦基地;
——抓金融促融合。与农业银行、贵阳银行、贵州银行、茅台农商行等8家金融机构强化沟通、深入对接,目前已获得7亿元的贷款授信支持,为红粱(小麦)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力,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;
——抓品牌促效益。在全省范围内的重点路段和区域加大广告投放力度,提升遵义红粱品牌的知名度、美誉度,提高红粱产业附加值;
……
“下一步,立足全产业链发展,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深圳粮油集团、贵州农投集团、市农科院、遵义蔬菜集团、遵辣集团等的合作与交流,推动资源共享,实现优势互补,承担国企担当,带领群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,奋勇前行。”白航说。
(遵义日报)
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